Clothing encyclopedia

服装百科

做小红书有这些毛病,90%做不好

2025-01-08 17:52: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前言│

  上周去访谈一个学员,一间办公室里50+台手机同时运营,还有50台手机在路上,对于真诚的创业者,不想办法让他们更快跑通,内心都觉得不好意思。

  当你手上同时做30+个账号时,你就不会问我为什么你的账号为什么总是做不起来了。

  当然,内容和打法同样重要,相辅相成。

  最近总结了一些我身边的商家朋友们的一些问题,很有感触,但也是大部分企业在做小红书容易犯的一些误区。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正在经历其中某个问题或者好几个问题的商家朋友们,做小红书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14条小红书企业做小红书的误区,希望能帮到身处利润焦虑的你,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铺了很多笔记,找了不少博主,但销量与曝光量依然上不来;即使投了聚光,也没有好的增长。

  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卖点和内容形式匹配没抓住用户的需求,既要有精致的内容,也要有夺流量的内容。

  其实笔记的内容它分为几种形式。

  一种叫权重笔记:是为了更大的曝光,理解为大圈泛流量,集中在话题点上,比如说最近有无相关节日话题,跟产品的关联性大不大;

  第二种叫中圈准流量:这种内容可上可下,既有精准的人群又有泛人群。但是话题也一定得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这种内容普遍出现“妈妈出行攻略”“新手妈妈”“成长日记”等大的选题里面;

  第三种是针对自家产品专门去展开的推广形式:做测评就是一种方式,明确地去推自家产品的卖点,植入一般较硬,数据也一般般。

  所以,明确每篇笔记的目的与使命,与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很关键。

  002 小红书自建团or外包代运营

  同时进行都是没问题的。只要想清楚是想把小红书作为流量传播的主要渠道还是当成获客的主要渠道就明了了。

  有了侧重点,就会有不同的行动对策。当成重点去做,就要布局,找人代运营的同时可以自己建团队,互相对比,判断人工成本和结果如何。

  很多人在找代运营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任务完全交给第三方运营团,从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参与进去解决问题。

  相比大品牌,也需要考虑到差异性,体量大的企业为了让结果更好,则可以对小红书做深度研究,既可以前三个月或半年请代运营团队帮忙,也可以在跟进项目的同时,自己派人慢慢接手。

  如果认为人工成本比较高,那么前期可以叫代运营,降低试错成本,建议两端都开始有人去做。

  003 小红书投放博主的误区与坑

  2024年,想入局小红书的一定要清楚一个现实:

  博主流量不如从前多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就是在投博主的时候要去想清楚自己的投放目标是什么。

  博主能为品牌解决的是信任背书的问题,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马上获客,千万不要盲目投放小红书。因为投放小红书博主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依然还在流量上,而博主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存在。

  此时,创作的内容,产品的卖点,甚至产品的外观能否打动用户是比投放博主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并不能指望博主给我们马上带来销量,而是要重视自己的内容,向内求而非向外。

  用企业号和视频号公众号里的内容跟博主账号做好搭配,再施以推手,让产品内容去打动用户。

  004 分析爆文的误区与坑

  90%的商家去分析爆文的时候,维度就分析错了。

  产品的客单价跟人群是一定要分析清楚。

  比如说客单价是2000块钱或接近1000块,但是你分析的爆文款式其实是一两百块钱,三四百块钱,就不妥当。

  举个例子,鞋子跟衣服,低到几十块,高到上万,如果你去分析和模仿的人群,都是对产品没有足够消费能力的,势必会拉长决策成本。这时我们就要分析好:内容发出来曝光有没有用,不是说顾客当下会不会立马购买,而是要多次触达。

  直到有一天顾客咬咬牙可能就去买了。所以分析爆文要分析拆解对等的爆文,而不是段位相距太大的。

  第二个就是拆解爆文时,要分析清楚这篇笔记是否有投流。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发现这篇笔记阅读量偏高,但是点赞跟收藏都没有匹配上。再比如说曝光量有8万,阅读量有8万,点赞却只有2000或者1000多,拉的距离太大其实很不正常,因此我们要分析出笔记是自然流还是付费流。

  005 小红书聚光投流有什么误区?

  在做聚光投流时候,我们可以先小范围地去测试,测试到你每篇笔记销售力还可以,而且点击率也过得去,获得的人群有效。

  但这依然分为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投流是为了电商的店铺成交;

  另一个是:为了拿线索,拿线索也要去评判一下拿到的结果是否OK,如果发现素材是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大量去做。根据人群搜索的渠道去定制内容,查内容,查关键词。

  所以很多人忽略了抢占“搜索”这个板块的流量,只会在个性化推荐信息流上下工夫,其实它是很精准的,换个思路,流量也会精准很多。

  006 小红书直播的误区是什么?

  很多人做小红书直播都会先看销量,如果数据不好,就会放弃。

  其实这里也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产品品类是否适合小红书;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能带得动货的主播直播间,比如说,董洁一般卖什么,张晓慧卖什么。

  第二个维度是:要思考产品的触达跟购买的周期要多

  如果客单价几千块钱,那直播应该是带不动的,小红书直播又跟其他平台的直播又不一样,它更偏向比较安静的岁月静好,娓娓道来的方式,很多人觉得它卖不了货的时候,就放弃了,其实这个时候更应坚持去做,要做的是品宣还是直接消库存,本质上就有不同的定义。

  有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博主做直播的时候,说这一场销量不多,但又有多少人去看且认真听他讲完呢,其实在小红书不提倡用走低价的方式去走量。

  007 小红书卖货的误区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只要找了很多博主按自己的方式做投放,曝光量足够大,卖货量就一定很高,其实这只是看到了别人结果的冰山一角,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产品是否能打动用户。认为卖货就是曝光量足够大,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在种草学有讲的一个案例叫BeBeBus,它找了12个博主去做调研实践,提炼出了用户关心的传播视角和卖点。

  所以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曝光量足够大,阅读量足够大,有更多的博主就一定能够把货卖好。很多的传统工厂跟传统电商入局小红书的时候,不去做升级,很难拿到想要的结果。

  其实关键的一步还是你的品、人群、卖点,沟通的场景是否找对了,如果没有找对,你一定做不了这件事情或者说会中途放弃,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有机会在私底下深度交流。

  008 小红书节日投放的误区

  这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很多的商家跟品牌仅仅只是为了匹配某猫的流量,只在“双11”“双12”“618”才去小红书做投放,其实在小红书拿到大结果的一些品牌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他们会把小红书作为一个重点去分析,分析平台的人群用什么样的搜索:人们会搜索什么样的关键词,拿什么样的结果。

  而不是到了某个关键节点,只做特定时候的投放。反而在种草的期间,或在做布局的时候,他们的内容是五花八门的,找的账号也是五花八门的,不会死磕在一个博主账号身上。

  潮流是必然要做的,只是选择的权利很多,当然也要权衡自己公司内部的人员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之前也讲过,有一个叫小红书PCAT赛马模型,有讲到从品的植入,品的赛马到人群赛马,内容赛马,账号赛马,团队人员赛马,服务商的赛马,一整套的赛马之后,选出更正确的一个选择。

  009 小红书评论区营销误区

  从小红书的玩家来看,老玩家一般都是轻车熟路,新玩家可能还没明白评论区营销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分为两点来讲。老玩家可能会想着要去回答一点什么,但会忽略其他评论区的营销重点。

  新玩家可能还是不大清楚自己需要扮演一个消费者的角色。

  比如说,这个产品我用过,用完之后呢,发现有一点小瑕疵:包装太丑了,纸盒可能有点难拆,但是用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接着讲一大堆它效果不错的地方,这样它看似是一个差评,其实是一个好评,更能激发消费者信任。

  其实,小红书的评论跟笔记是为一体的,在创作笔记生产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明白做怎样的评论区营销,怎样去互动。

  010 小红书内容生产的误区

  【有销售力的内容】有很多的品牌或商家会把内容创作的希望全部都放在博主身上,其实不对。因为博主只会按照自己的创作思路去创作内容,它的内容是否能聚焦到销售或者说能带货的属性其实不一定。

  所以每一个企业都要掌握内容销售与内容曝光的两套逻辑。

  如果是偏向销售卖货的类型,那必然你就要思考清楚什么样的内容具备销售的属性。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有一些笔记发布了之后,有人在评论区问怎么买,在哪里买,这种内容就是有销售力的。

搜索